即將消失的宣城涇縣的傳統古法宣紙
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,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以表達藝術的秒味。
郭沫若先生曾說過:“宣紙是中國勞動人民所發明的藝術創造,中國的書法和繪畫離了它便無以表達藝術的妙味。”
傳統制作宣紙的材料主要有青檀皮、沙田稻草等原料,需經過手工挑選,然后搗碎后加入草木灰等蒸煮。
用最傳統的手藝做最傳統的紙,需經過原料研碎、浸泡、發酵、打漿,再進行調漿、撈紙、手工烘干、選紙、裁剪和包裝等過程。
雖然現在企業改制,市場化經營了,但是喚作古藝宣的紙,還是堅持在用傳統方法制造。
宣城的涇縣,是盛產宣紙的地方,是宣紙之鄉,其宣紙用料與普通紙不一樣,以青檀皮和沙田稻草為主要原料,并配用涇縣獨有的山澗水手工生產,工藝復雜,做工精良,具有薄如蟬翼、潤如青云、純白細密等特性,而且有不蛀不腐、潤墨性強、耐老化的特點,保存時間久遠,被譽為紙中之王。
傳統制作宣紙的材料主要原料青檀皮、沙田稻草,經過手工挑選,搗碎后加入草木灰等蒸煮,將原料研碎、浸泡、發酵、打漿、加入樹糊后調和成紙漿,就可以進行手工撈紙,撈好的紙一張一張進行手工烘干,就可以進行選紙,每張紙都經過人工挑選,把有任何瑕疵的紙挑選出去,進行裁剪和包裝。這便是用最傳統的手藝做最傳統的紙。
安徽省涇縣三星(宣紙)紙業有限公司(原名李元宣紙廠)創建于1985年,是國家質檢總局2003年確定的“宣紙原產地域保護產品”,是宣紙行業中最具規模的專業宣紙生產企業之一。公司坐落于中國宣紙發祥地涇縣丁橋鎮李元村,青弋江畔,依山傍水,是傳統手工宣紙生產的理想佳地。
安徽省涇縣三星(宣紙)紙業有限公司現有從業人員130多人,自有檀皮加工基地與燎草加工基地1000余畝,年產“三星牌”古法傳統手工宣紙100余噸,受到國內外著名美術家、書法家的肯定。公司自創建以來都以“用戶至上,質量上乘,信譽第一”為企業發展的宗旨。企業成立30多年以來,深度挖掘明清手工傳統工藝,選用優質青檀皮為主要材料,沙田稻草為輔助原料,精致抄造,使其產品具有細白柔潤、墨韻清晰,防蟲避蛀、經久耐藏等藝術特性。
2006年宣紙制作工藝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后,三星宣紙努力加強產品質量方面的管理,以其穩定的質量、誠信的經營,暢銷全國各大城市及出口日本、韓國等東南亞市場,深受國內外客戶青睞。